据Voicesf新闻网9月4日报道 移民经历,尤其是华裔移民的奋斗历程,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却常常被忽视。近日,一位第二代华裔(台山裔)美国人发起的记录华裔移民故事的项目,以其独特视角,展现了移民在美国的坚韧、希望以及对“美国梦”的不懈追求。

图:Voicesf新闻网截图记录者是一位移民的后代,深受祖辈经历的启发。祖母逃离迫害,祖父在美国的杂货店、农场乃至军队中辛勤打拼,这些故事深深根植于心中,使其对所有选择移民这一挑战性道路的人们怀有崇高敬意。
今年夏天,洛杉矶的移民突袭行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记录者在网络上观察到,不仅受直接影响的拉丁美洲裔社区,华裔美国人也纷纷发声,担忧这些行动可能波及所有移民群体,包括他们自己的家庭。尤其受到启发的是,许多华裔内容创作者开始分享家族的移民故事,跨越社区界限,传递支持与团结。
受此鼓舞,记录者发起一个专注于记录旧金山亚裔移民经历的项目。在整个夏天,记录者采访了五位移民,其中四位是已在美国生活数十年的长者,一位是近期才移民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虽然细节各异,却都围绕着韧性、希望以及在一个新国家重新开始所需的静默力量。
一位受访者讲述了她漫长的入籍之路,直到她的女儿学习了移民法并成家后,才最终得以将家人团聚。另一位女士则分享了寻求政治庇护的不确定性,以及等待期间的艰难,她甚至至今仍被限制离开美国。其他受访者则讲述了他们在并非总是敞开怀抱的国度里,努力工作、养育家庭、建立生活,并最终热爱上这片土地——即使是寒冷的天气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共同点正是连接人与人之处,也是让华裔美国人社区历经近200年、自淘金潮以来几波移民浪潮洗礼,依然保持如此强大韧性的关键。“我所采访的人们,无论是护士、餐馆工人还是银行职员,都在异国他乡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学习新语言,适应新文化。”记录者表示,“作为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环境中长大的人,这些叙述与我的祖父母、朋友和邻居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这种熟悉感,让我意识到,正是它赋予了这些故事如此强大的力量。”
在美国,移民故事随处可见。但许多美国人缺乏这种接触,他们不理解移民经历所包含的复杂性——牺牲、恐惧以及应对官僚程序的艰辛。这种理解的缺失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又助长了那些每天威胁移民生命的政策和言论。
从中国移民可能随时面临家庭起源审查的“纸生纸女”时代,到如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法院、医院和工作场所的突袭,移民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地被压制,他们的贡献被忽视或抹杀。
尽管如此,华人移民们依然在持续建设。他们铺设了铁路,竖起了城市的钢梁,收获了庄稼,服务于医院。“我这个夏天遇到的每一位受访者,都表达了对在美国生活的深深感激,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看来,这才是美国的故事,””记录者总结道,“它并非关于排斥或筑墙,而是关于坚韧不拔、社区互助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信念。”
编译:shan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