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旧金山纪事报8月27日报道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全新且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美国的就业市场,而这一影响对Z世代造成的冲击尤为严重。

(来源:旧金山纪事报报道截图)
周二发布的这份报告《煤矿中的金丝雀?关于人工智能近期就业影响的六个事实》,基于美国最大薪资处理机构ADP的数百万份匿名薪资记录,时间跨度从2022年末——当时像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工具迅猛兴起——一直到2025年年中。
研究发现,在那些与人工智能技术关联度最高的工作岗位(如软件开发和客户服务等)中,22至25岁年龄段的员工就业率相较于接触人工智能程度较低的工作岗位下降了13%。
相比之下,从事相同职业的年长员工的就业情况则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该研究凸显了一个明显的分化。
领导此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Erik Brynjolfsson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在编程和客服等高度暴露于AI的职业中,年轻员工的就业机会已经开始下降,但年长员工以及那些利用AI来促进(而非自动化)工作的员工则看到了就业机会的增长。”
研究人员强调,这种冲击是通过就业机会减少而非薪资下降发生的。
研究称:“我们发现按年龄或AI暴露程度分组的年薪趋势几乎没有差异,这表明可能存在工资粘性。”
该研究的作者强调,这些发现并非由疫情的后续影响、经济逆风或远程工作趋势所导致。相反,这些发现与广泛采用AI的时间点高度吻合。
合著者Bharat Chandar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总的来说,我们并不想宣称AI解释了我们在数据中显示的所有模式,但我们的研究结果与这样一个观点相符,即AI对初级工人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编译 Lu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