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在湾区开针灸诊所已经第五年了。每次看到新来的同行抱着一摞 NCCAOM 教材愁眉不展,总会想起自己当年备考的日子。那会儿刚从国内过来,手里攥着执业证,却发现想在这边合法扎针,还得跨过 NCCAOM 这道坎。最头疼的是中英文术语的转换 —— 明明是每天都在用的穴位,换成国际标准命名就反应不过来;《黄帝内经》里的条文倒背如流,翻译成英文题干就像看天书。后来硬着头皮啃了大半年,光笔记就记了三本。为了搞懂中药拉丁文名称,把常用药材的英文名、性味归经都抄在卡片上,出诊间隙就掏出来背;洁针考试那部分,对着视频练了几十遍操作流程,连消毒棉球的摆放角度都反复调整过。现在想想,那些熬过的夜、翻烂的书,倒成了最扎实的基础。去年整理诊室书柜,翻出一堆备考时攒的资料:有自己对照中英文教材整理的《伤寒论》条文对照表,每个重点句子都标了易错翻译;针灸穴位表是按经络走向画的,旁边备注了考试常考的主治病症;还有一沓模拟题,都是当年做错三次以上的 “重灾区”,每道题旁边都写着当时的错题分析。这些东西陪着我从报名审核走到执照到手,现在早就用不上了。前阵子有位刚从国内来的年轻医生来诊室交流,说起备考的难处,眼神就像当年的我。突然觉得,与其让这些资料在柜子里落灰,不如送给真正需要的人。资料里没有什么惊天秘诀,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备考心得:比如哪些章节是高频考点,中英文表述里容易踩坑的细节,甚至还有报名时学历公证需要注意的流程 —— 当年为了凑齐学时证明,跑了三趟公证处才弄明白的门道,都写在便利贴上了。如果最近你也在准备 NCCAOM 考试,正为这些琐事犯愁,不妨联系我。不用客气,都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能帮上点忙总是好的。咱们在海外做中医,靠的就是互相搭把手,把这门手艺好好传下去。对了,资料里的模拟题是前两年的版本,虽然考点变化不大,但最好还是结合最新大纲看。需要的话可以加我微信ZGS209561,备注 “备考资料” 就行,我整理好发你。
投递简历